联系我们
Join Us
加入伏羲智库
7月23日下午,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数字经济主题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京举办。本次论坛是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和青年领袖,围绕如何推动全球青年共同迎接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全国青联常委,伏羲智库创始人、主任李晓东教授受邀参会并作主旨演讲。本文系根据李晓东教授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
作为由青年学者和企业家发起的数字经济新型智库,伏羲智库致力于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我们坚信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形态。感谢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给我此次机会,就数字经济与青年发展与大家分享我的三点思考。
第一,全球进入战略发展机遇叠加期,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经济正在从工业革命推动的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和铁路为代表,让规模化生产和快速运输成为可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生产线为代表,让超大规模异地生产成为可能;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让异地设计和精细生产成为可能。2016年,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发布《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世界经济论坛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在美国硅谷成立,标志着以价值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据交换为核心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但是我们面临数字鸿沟加大和数据孤岛加剧两大严峻挑战。
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土地和劳动力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主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工业经济时代,出现了企业法人这种中心化组织形式参与社会生产,资本和技术与劳动力相结合,实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但是减量制造的生产模式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和浪费;而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与其他各类生产要素结合,将产生以数字平台为基础的非中心化自组织形态(DAO),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按需供给和基于3D打印的增量制造,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值得强调的是,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并不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对立,也不是区别于实体经济的所谓虚拟经济,而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会涉及到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
第二,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形态,中国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有四个数字值得我们关注。第一个是“2035”。中国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个是“2049”,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三和第四个是“2030”和“2060”,这两个目标是中国在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以大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给自己加的一层“紧箍咒”,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将只能基于绿色、低碳、节能的标准,依赖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贡献。所以,中国选择数字经济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发展的必需。
中国政府高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多次开展关于数字经济相关主题的集体学习,去年学习的主题就是数字经济。年初,中国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具体目标都做了明确要求。
当前,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虽然高居全球第二,占GDP的比重也已经接近40%,但与发达国家的60%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增量的绝大部分也将会依赖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预计将再增加100万亿GDP,也就是现在中国的体量,将拉动全球数字经济增长。
过去十几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比如,2009年至2018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量的贡献高达34%,稳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进口额是2011年2倍。未来,中国将在需求端为全球提供规模巨大、场景多元、安全可信的数字市场空间,在供给端为全球提供基础先进、技术创新、模式新颖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贡献模式。
第三,数字经济是青年发展的必然选择,青年应为弥合数字鸿沟、连通数据孤岛作出积极的贡献。
当前,全球仍有近30亿人还未接入互联网,主要的数字经济企业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南北半球、东西方国家、不同城市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着数字鸿沟加大、数据孤岛加剧的两大挑战,甚至是因国际冲突导致网络呈现碎片化的态势,加强数字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国际共识。2019年,联合国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纲领性报告,呼吁建设包容性数字经济和社会,实现跨领域的数字技术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也在持续加强国际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积极支持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等系列国际合作倡议和协定,积极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推动建立开放、公平和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国际电信联盟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1%(15-24岁)的年轻人在使用互联网,青年已然成为了全球互联网使用最活跃的社会群体。青年人才在数字发展中优势明显、潜力无限。我们统计了中美17家知名数字企业的创始人信息发现,他们创办公司时平均年龄不到27岁,比如,扎克伯格创办脸书时19岁,刘强东创办京东时24岁,主要数字经济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9岁。
青年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已经并且还将继续改变世界,数字经济也将是青年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天的青年是第一代数字原住民,他们出生、成长在一个数字化时代,价值观多元,他们是未来创造社会价值的关键贡献者,他们中会脱颖而出未来的思想领袖、战略领袖、管理领袖、技术领袖等。加强青年合作,共建全球青年信任网络,是迈向数字文明的必然选择。
因此,伏羲智库在此倡议,发起“青年数字发展行动”,构建数字发展领域青年菁英信任网络,全球青年人才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之中去:在全球层面,降低国际冲突促进合作、服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在城市层面,强化知识赋能产业赋能、服务区域数字经济转型。共同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发展倡议贡献青年力量。